cover

美媒:在中俄阻力狹縫中 台灣和捷克共築生命線

March 3, 2025, 5:14 p.m.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中國和俄羅斯大國阻力下的台灣和捷克要如何生存,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和捷克找到共同的商業和外交合作目標,半個地球兩邊的小國生命線( lifeline)獲得連結。

全球約有200個國家和獨立領土,但其中只有不到10個國家具有重大的全球影響力。台灣在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和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的影響力日增。但隨著美國川普總統外交政策變得充滿對抗,問題變得更加迫切。許多台灣人認為,美國和烏克蘭關係惡化是一個警告,顯示華府是否願意在中國入侵台海時保衛台灣。

捷克國際安全專家雅庫布‧詹達 (Jakub Janda)表示:「這關乎小國如何生存。」詹達是台灣第一家歐洲智庫位於布拉格的歐洲安全政策價值中心的負責人。

貿易投資和情報合作

外交官和商界人士表示,布拉格與台北的友誼涉及情報、貿易和投資的合作,這對雙方都有好處。對於北京試圖在國際上孤立台灣,捷克為台灣提供與世界聯繫的良好紐帶,儘管兩國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官員表示,捷克是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相比,捷克為台北採取更多主動行動,特別是在建立商業聯繫方面。

由於烏克蘭基輔政府和台北沒有外交關係,捷克正在向烏克蘭提供台灣的人道援助,以協助其對抗俄羅斯。不過,外交官說,由於擔心中國在歐洲及其周邊地區的惡意活動,北約正與日本和韓國等亞太盟國建立聯繫,但對台灣仍持猶豫態度。

台灣國安會秘書長、前外交部長吳釗燮在訪問布拉格時曾表示:每當我們需要支持時,捷克共和國總是會支持我們。

捷克網路和資訊安全局局長盧卡斯·金特(Lukas Kintr)表示,他的團隊已經與台灣數發部分享有關俄羅斯在歐洲開展影響力活動的大量信息,中國正研究這些信息。他說:我們也可以從台灣學習中國的知識。

產業供應鏈合作

在產業方面,2023年,台灣半導體巨頭台積電宣布計劃在德國德勒斯登建造一座價值100億美元的工廠,雖然一些捷克人對此感到失望,但距德國德勒斯登30英里外的捷克共和國仍然受益。政府官員表示,台積電將捷克視為工廠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政府正在與台積電供應商合作,啟動捷克業務和商業集群。

台北官員表示, 台灣中華航空於2023年開通的布拉格直飛航班是其最成功的航班之一,該航空公司希望增加航班頻率。

北京方面一直試圖分裂捷克和台灣,並攻擊兩國的夥伴關係,但卻沒有什麼影響力:中國在捷克的出口中佔比不到2%。儘管如此,布拉格仍採取謹慎態度。

網站瀏覽人數: 14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