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不只有Škoda汽車!捷克拚「我們出晶片、台灣製造」,奠定歐洲AI戰略地位

Feb. 12, 2025, 3:32 a.m.

林立的尖塔與紅色屋頂,在陽光投射下閃耀著迷人的歐式風情,這是汽車品牌Škoda家鄉捷克,一個想墊腳站在汽車工業基礎上趕搭AI列車的中歐小國,逾半世紀前在共產壓迫下追求民主的「布拉格之春」感動一整個世代,如今在AI席捲全球之際,捷克開始有個晶片夢。

2023年8月,台積電董事會宣布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投資計畫,讓歐洲晶片自主路程向前跨大步,鄰近的捷克想要進入半導體價值鏈的企圖心尤為旺盛,捷克貿工部總司長歐榷克(Petr Očko)說,「這將對捷克半導體生態系統發展產生非常積極正面的影響」。

捷克位於歐洲核心地帶,2004年成為歐盟成員,除了首都布拉格以歐洲最美城市之一著稱,汽車工業也相當知名,Škoda汽車不僅是重要經濟支柱(現已被福斯汽車收購),甚至曾肩負捷克列車系統的生產重任;若以產值排名,汽車製造業位居第1、機械第2,化學第3,雖然捷克以人文風景著稱於世,但也有深厚的工業基礎。

挹注260億資金發展半導體 拚2029年產業規模擴大3倍

捷克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占歐盟的1.8%,但捷克在歐盟半導體市場占比僅0.7%,即使如此,目前捷克已具備一定程度的晶片設計與生產能力。

捷克半導體產業起源最早可回溯到1950年代共產時期,當時國營公司Tesla Rožnov就有生產半導體與積體電路(IC),1990年代末期、21世紀初被美國半導體製造商安森美(Onsemi)收購。

原文閱讀

網站瀏覽人數: 131115